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, PG)是胃蛋白酶前體,根據瓊脂凝膠電泳下的遷移率快慢分為PG I和PG II兩種不同亞群。PG I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,PG II則來源于全胃腺(胃賁門腺,胃底腺,胃竇幽門腺)和遠端十二指腸Brunner氏腺。約1%的PG可透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,血清PG水平及PG I/PG II比值可較準確地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狀態和分泌功能。
臨床意義
胃黏膜的病變可引起胃蛋白酶原代謝的異常,血清PG I/PG II的含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。胃底腺黏膜萎縮過程中,分泌PG I的主細胞減少,分泌PG II的幽門腺細胞增多,PG I/PG II比值降低。
PG I(檢測胃泌酸細胞功能的指針): PG I水平與胃酸分泌程度呈正相關,胃酸分泌增多時PG I水平升高 ,胃酸分泌減少或胃黏膜腺體萎縮PG I水平降低
PG II(胃底粘膜病變相關): PG II水平升高與胃底腺管萎縮、腸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、異型增生有關
PG I/PG II比值: 比值降低與胃黏膜萎縮程度相關
PG I, PG II水平以及PG I/PG II比值可用于胃癌早期診斷、胃疾病治療的監控、胃癌切除術后復發的判定等。通常將PG I濃度≤70ng/mL且PG I/PG II≤3.0作為診斷萎縮性胃炎的臨界值。血清PG檢測法具有胃癌檢出率高、操作簡便、病人耐受好、費用低、快速等優點。
1
金斯瑞PG I/PGII推薦配對單抗
化學發光平臺
PG I: 8C4-5F2
PG II: 7E8-5D5
PG I 檢測范圍:0.2-200 ng/ml
PG II 檢測范圍:0.06-229 ng/ml
PG I/PG II 比值范圍:0.59-14.56
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平臺
PG I: 1H5-5F2
PG II: 7E8-1H9
PG I 檢測范圍:2.5-200 ng/ml
PG II 檢測范圍:2.5-78 ng/ml
膠乳增強比濁平臺
PG I: 5F2-8C4
PG II: 7E8-1H9
PG I 檢測范圍:2-200 ng/ml
PG II 檢測范圍:2.5-78 ng/ml
交叉反應
金斯瑞PG I/PG II配對單抗互無交叉反應
產品信息
金斯瑞抗體原料優勢
無血清體外重組表達
單批產量最大 500 g,批間差可控,穩定供應
抗體藥平臺研發
通過相關性驗證
抗體穩定性驗證,37度穩定21天
聯系我們
李加忠(北區):17368700686
任洪芹(中區):17368469939
楊兆壬(南區):13372021160
看客請留步
金斯瑞公司跟隨IVD行業的發展,依靠14年的抗體研發經驗,厚積薄發,已經在原料領域展示出國產原料該有的風采!公司依靠強大的技術和生產平臺,擁有多種資質,是國內頗有實力的IVD自產原料供應商,我們的25-OH VD3, PG I, PG II, cTnI, CK-MB, BNP, D-Dimer, MYO, S100, h-FABP, Lp-PLA2, AMH, SAA, human IgE , ALK等靶點的原料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認可。
公司立足于為廣大IVD廠商提供優質、性價比高、滿足需求的核心原料,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,金斯瑞立足長遠,與您攜手并進!
郵政編碼:200052 電話:021-63800152 傳真:021-63800151 京ICP備15010734號-10 技術:網至普網站建設